“瓦斯監測管理系統數據生成計算又快又準,我們的計算器可以淘汰了。”近日,三十工程處天瑞項目部瓦斯監測監控員馬娟說。說起這一變化,大家紛紛給剛上線運行的瓦斯監測管理系統點贊。
煤礦生產現場點多、面廣、管理難。該項目部在重要生產現場裝上傳感器和高清攝像頭,能夠實時掌控風量、水量、瓦斯濃度等數據。如有異常,相關負責人的手機會收到預警信息,實現了掌上智慧管理。
瓦斯監測管理系統需重點關注瓦斯數據指標穩定性和合標性。該系統對在線關鍵指標查詢路徑和界面進行優化,實現了實時瓦斯關聯數據一鍵查詢。現場探頭感應的數據通過光纖上傳。監測人員依據實時數據和參數及時讀取,自動生成報表,完全替代了傳統的人工統計和計算。
天瑞項目部新上線了安全信息智能系統,省去了人工填寫隱患回報單的諸多不便。安全信息智能系統融合“掌上辦”“網辦”“匯總反饋”等優勢,既落實了責任,又簡化了流程,極大地提高了安全信息的處置效率。隱患信息輸入該系統后,礦安監科對各類隱患信息進行整理、匯總、分類、分析,分門別類,建立數據庫。每天專人從龐雜的信息中找出管理薄弱環節和重點、難點,下發到各隊,讓基層管理有的放矢。
“通過數據分析,我們發現凌晨隱患較多,是管理的薄弱環節,當即采取‘特別行動’,精準消除隱患,預防盲點時段事故發生。”安全礦長王澤說。
天瑞項目部建立了隱患清單管理制度,按照重點領域、關鍵環節、重要崗位,制定管理人員隱患排查清單,完善考核追責責任制,形成“層層擔責、人人有責、各盡其責”的隱患清單檢查和整改工作體系,實現隱患閉環管理。
對于煤質管理員來說,填報日監控報表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。導數據、查曲線、看記錄、錄描述、分析形成報表,一通操作下來,不僅需要大量時間,人工多次干預,稍有不慎還可能導致數據反饋不及時、不準確。
對此,天瑞項目部完善綜合信息、煤質灰分管理、生產過程信息、質量評價考核等模塊。當批生產結束后,安全信息智能系統可及時完成批次報表輸出、異常問題歸集等工作。質量管理員只需在對應模塊內查詢,即可快速、準確掌握當日生產質量控制情況,實現一鍵了解當日煤炭灰分情況。
來源:《中國煤炭報》11月14日第二版,略有改動。